只拣儿童多处行原古诗

只拣儿童多处行原古诗

小妇扶犁大妇耕,陇头一树有啼莺。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田间》这首诗的“诗眼”就是一个“春”字。开春了,“小妇扶犁大妇耕”,这是人类社会的春天;“陇头一树有啼莺”这是大自然的春天。第一句是“起”,也就是开个头,第二句是“承”,也就是接着说。两句诗似乎已经把田间的春天说完,而且也很平常和平淡,要有趣味,富有韵味,还必须另辟蹊径,于是诗人故意转移话题,从反面说“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虽然不解春天在哪里,不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只向“游人”多的地方跑,以为这就是春天的所在。歪打正着, 这“游人”多的田间,确是春天的所在、希望的所在。——这又是“合”,与开头“小妇扶犁大妇耕”相照应,也与诗歌的题目相照应。从而使诗意得到圆润地表达。注意:这里的“游人”其实是劳作的农民,儿童不知道大人的辛苦,把劳作当作“游玩”——这是儿童眼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