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如何理解

人琴俱亡如何理解

人琴俱亡释义:人死了,琴声也消失了。指看到死者遗物,睹物思人,引起对死者的痛悼之情。也作“人琴两亡”。

出处: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敬素好琴,(子猷)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寓意:王羲之的儿子徽之和献之之间手足情深。王献之病逝之后,王徽之悲痛欲绝,摔琴慨叹“人琴俱亡”,昏死过去。一个多月后,王徽之也离世而去。“琴亡”,一是指主人逝去,有琴也无人再弹;二是指睹物思人,想弹琴也调不成音;三是指自己也像无主之琴一样,失去兄弟和知已,也将不久于人世。这种对逝者深切的哀痛与悼念,仍催人泪下。睹物思人是人之常情。当人们身边最亲近的人离我们而去时,人们心中会充满怀念,不仅怀念逝者,还怀念与逝者相关的事物。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于已逝的生命,人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奋斗,切不可沉浸在悲能中无法自拔。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