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谚语:
1、六月六秋,早收晚丢。
2、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3、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4、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一场春雨一场暖。
5、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6、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十雾九晴。
7、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
8、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
9、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10、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大自然的语言》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在语言上是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