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主旨

拟行路难其四主旨

《拟行路难》的主旨是抒发当时底层文人没有上升空间,却又无力改变这一现实的苦闷烦愁。那么为什么鲍照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两点,第一他出身寒门,在门阀政治时代,统治阶级铁板一块,寒门弟子是无法真正突破上升的。第二,他有文化、有文采,所以有野心,想当官,想出人头地,想为天下苍生做事。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人,说到这个鲍照,那可绝对是南朝的异类,在那个温润的王朝中,他总是不合时宜地站出来说一些本不该他说的话,又写一些本不该他写的诗,所以他脚下的路就比别人更加的难走,所以他兜兜转转,总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合适定位。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永远透露出一股不甘人后,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

鲍照空有一腔热情和才学,却无法施展,在万般无奈之下,寄情于诗文,只有诗文才不分贵贱,诗人用他所拥有的无坚不摧的悲悯和包容情怀,写下一首又一首诗歌,一篇又一篇文章,咏叹着人生的苦闷,吟唱着世事的无情和冷酷。

由于他很能写,乃至名声大噪。与谢灵运、颜延之一起被合称“元嘉三大家”。这其中,鲍照留下来作品最多,南朝乐府集里六百多首诗,鲍照占了三分之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能不太熟悉,但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点都不低,在隋唐之际名声也非常大。唐朝的大诗人最崇拜的就是鲍照、谢朓、谢灵运。

然而,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命运却十分悲惨。鲍照因为出生贫贱,仕途无望,所以只能依附临海王刘子顼,任前军参军。后来刘子顼作乱,鲍照却不幸被乱兵所杀,死时只有51岁。一个伟大的诗人死在了战场上。《拟行路难》,难了一辈子,鲍照的一生,都是在仕途上艰难寻路,最终还是身不由己地消失在乱世洪流之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