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课文解析

牛和鹅课文解析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3.通过感悟课文,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结合课文中有关语句的描述,感悟作者对牛和鹅前后不同的态度,从而认识

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会不相同的道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我们对待牛和鹅态度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俗语。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的这句话有何作用?

运用民间俗语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同时也为下文“我”对于牛和鹅的态度不同埋下伏笔。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这句话是文章的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我们”对待牛的时的动作描写。

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对牛的态度是:一点儿不害怕。

当“我们”看到鹅的时候呢?

注意体会文中的“远远地”,“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所以我们看到鹅的时候是从心里惧怕。

第二部分(5~12自然段)

“我”被鹅咬住不放,吓得又哭又叫,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从“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可以体会到“我们”对鹅的恐惧。

鹅听到那个顽皮的孩子叫了一声后有什么表现?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这是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能看出鹅的傲慢(竖起头来、一摇一摆、神气、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