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仰望与被遗忘的读后感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读后感

翻看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干净、简洁、精炼。从第一页开始逐字阅读,很多文章开头没有精彩,经常就读着读着坚持不下去,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弃书了。这本书就像是乐高一万块以上的乐高积木,每一块独立又相连,根据目录来分析它的结构,搭好后的成品精美绝伦。被仰望与被遗忘的前面几章没有故事情节,多是枯燥的数据记录,很小人物的白描,并没有戏剧性冲突。平铺直叙也同样吸引人,用数字精确的表述,再加上简短的文字概括,这是目前读到的风格,奇特职业:街头演奏家,死马运输司机,城市潜水员,手推车制造匠,马草料鉴赏家,这些细致的专业又常被遗忘的职业,被作者细心的观察着记录着。作者喜欢写些超越时间的作品,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不随波逐流,特立独行。建桥的流动工人,他们连接了所有的地方,自己的生活却永远孤独、飘零。前面两部分写被遗忘的小人物,第三部写被仰望的大人物。从那些被遗忘的、面目模糊的小人物写到被追逐的被仰望的上流名人读到这恍然大悟,从第一部第二部里那些小人物的白描,以人写城,以城衬人。特立斯真是典型且优秀的技术流。不过不管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殊途同归,到最后每个人的故事都会从报纸的头版转向第29版。从一个想不到的被忽视的视角出发看世界是一个很好的值得学习的突破。可以获得一些自己从前不知道的知识。阅读的时候我会假使被采访者,在看自己的故事被特立斯写出来的样子,这也是一个很特别的视角。特立斯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和他的作品的真实、诚恳、细致、开放的叙述,他不像其他记者一样高高地坐在记者席里,而是身在剧场、游戏当中,完全身处于书写的材料的场域当中。时尚王国里 那些《时尚》中的时装模特称得上令人惊叹,杂志中拍摄的那些社会名流则富甲天下、貌美如花、永不倦怠、生气勃勃、活力四射、聪明机智、诙谐幽默。他们离庸常的生活很远,但有时候他们是来拯救琐碎生活中平庸的我们。用鲜活的形象告诉我们,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读一二部小人物的时候没有距离感,毕竟我也是小人物,有些地方可以共鸣。

寻找海明威这一章开头,描绘的场景,我在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中看过类似的场景:毕加索、马蒂斯、阿波利奈尔、海明威、安德森、庞德、怀尔德、塞尚、乔伊斯等人在葛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 1874—1946)的沙龙里流串,是孕育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一个中心。他们在塞纳河左岸上度过了两三年夜夜笙歌、花花公子式的生活,整天与妓女、爵士乐手和出卖男色的诗人们为伍,甚至与那些既充满悲剧色彩又疯狂的人有瓜葛。这段总结很贴切。没有机会去巴黎,但阅读是感知世界很好的一个途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