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与谈美书简有什么区别

谈美与谈美书简有什么区别

在这里谈谈我对《谈美》和《谈美书简》的比较和总体感受。之前看完了《谈美》,再来看这部《谈美书简》。《谈美》更像是一部散文,更倾向于以文学的视角去讲述美学的故事。而《谈美书简》则更像是一部纯正的以理论和实例为主导的哲学作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旨去探讨美学的可能性及其发展,但又有别于一般教科书的乏味无趣,死板拘束。

具体展开来说,《谈美》在语言风格上会更加清新脱俗,带有淡雅的文人味,好像字里行间都在描绘自然风光和山河秀丽,舒适宁静。而《谈美书简》的语言风格偏向凝固沉重,带有浓浓的书卷味,好像行文句读间都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艺理论,明亮智慧。

从内蕴的美学思想和高度来说,无疑是《谈美书简》更甚一筹的,写这部书需要付出的心血以及时间也应当是更多的。《谈美书简》这部书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途径来探寻美学的。朱老先生在书中也提到自己这些年浸淫到马哲理论文献当中有许多的成长和收获,这部书也是他八十多岁对前半生美学经验的总结,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对青年时期《谈美》当中一些观点的纠正和完善,在认识上更加辩证,在想法上更加成熟。从里面引用的例证和理论原文就可以看出,八十多岁的朱老先生美学底蕴和马哲储备文献量有多么厚实。《书简》文风更加朴实严谨,思考缜密,认识问题更加深刻,写出来的话语没那么浅显易懂了,往往需要细细地琢磨和考究。

接下来说说我个人的倾向。我会更喜欢《谈美》,因为《谈美》当中的中国古代文化色彩相较于《谈美书简》会更浓厚。在想法上虽然略显青涩,但观点既开放又新颖。而《谈美》的文风又富有闲情韵味,语言又通俗易懂,这让我在品读的过程中,可以让精神十足地放松和享受。最重要的一点,《谈美》有着朱老先生青年时期独特的思考,并没有受到过多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权的影响。谈到这我想明确一点,《谈美书简》对于我而言是存有遗憾的。在品读整部《书简》的过程中,我没有读到朱老先生对于中华传统文艺的引用,没有读到朱老先生对于中华诗词歌赋的论述,没有读到朱老先生对于中国古代美学发展的见解,也没有读到朱老先生对于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态度。说实话,有点出乎意料。中国的文艺呢?中国的美呢?难道全都是马克思吗?朱老先生在本书中纯粹地站在马哲的立场上去探讨美学,在论述文学史过程中介绍并阐述了西方的文学发展和相关理论,却没有运用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和文学发展,去进行另一角度地阐述和思路上的延伸,这让我十分不解和疑惑。我没能够从这部美学书籍中汲取到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思想精华,这是《谈美书简》令我十足可惜的地方。当然,撇开这点不论,在《谈美书简》的品读过程中,我还是收获颇丰的,至少对美学有了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更为清楚和深刻的认识。

说回《谈美》,做个小总结。这两部书呢,各有侧重。相对来说,《谈美》会更注重感受和心的共鸣领会,而《谈美书简》则会更注重逻辑和哲学思考。 前者读起来轻松有趣一些,能够接触到许多中华诗词之美。后者相对来说门槛会更高一点,读者自身最好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这样读起来就不那么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