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鹊界梯田(紫鹊界梯田/秦时壮美今犹在)

紫鹊界梯田(紫鹊界梯田/秦时壮美今犹在)

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梯田秦时壮美今犹在

在湖南新化紫鹊界,有一片梯田景观,与广西龙胜梯田相比,规模更大,时光更古老,秦朝时就已开建。如今,这片被历史尘封太久的稻作基地,逐渐以它不可抗拒的大美,走向了人们的视野。

   我们高中同学建了个微信群,平时都不怎么言语,偶尔有人发个小表情,讲个小笑话,撒个小红包,不成气候。最近,却出奇地热闹起来,大家早早地起来,到朋友圈排队,为“小龙女”代言家乡美景投票点赞,恭恭敬敬把票号写上,晒出来,表示到此一投。

  投完票,这些老江湖,不交一言,悄然散去,两三个月来,每日如此,盖过魏晋高风,真是让人佩服!看着那些层层叠叠的数字,天天梯田一般地延伸,简单、朴实,一种要感动人的节奏。

  听说,首轮网络投票快要结束了,大家不禁心生惆怅:下一步,在这个微信群,我们做什么?

   “小龙女”是一位高中同学的女儿,叫刘玥廷,现在北京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与主持系就读,清纯美丽,能歌善舞,简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我的家乡湖南新化,古称梅山,所以,大家亲切地称呼小龙女为梅山姑娘,或者骄傲地抢注为“我的小侄女”!那么多叔叔阿姨辈的老江湖,都老老实实地做起了粉丝,足见这位梅山姑娘的魅力。当然,必须补一句,通过投票,也照见了叔叔阿姨们爱家乡的热烈情怀。

   新太史公刘黎平,要是知道了他家乡这件事,应该顺应民意,秉笔直书,为梅山姑娘立个小传。

  首轮投票要到12月20日才结束,大家继续。

  

  这篇游记,要向大家推荐我家乡的一处非常之观——紫鹊界秦人梯田。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它很古老了。秦朝时,这片梯田,就已存在。

   “新化”,千万别被这名字骗了,它一点都不新,北宋时就建了梅山古邑,已延续千年。这里民风彪悍,一直以不服中原管理而著称,在古老的传说里,这里是蚩尤的故乡,这名倔强不屈的老将,被黄帝骂得体无完肤,盖上“又蠢又笨”的印章,但他一直代表着南方“霸蛮”的形象,敢死敢拼敢担当,为人尊敬。在今天新化的大熊山,人们还为他建有屋场,年年隆重祭祠,表达对他的景仰。

  被群山包围的新化,旧时一直“不与秦塞通人烟”,是真正的顽冥野地,主要为少数民族所聚居,为苗瑶祖山,历来不服王化,天王老子也管不着。直到北宋鹰派宰相章惇时,才将这里打趴下,赐名新化,谓之“新归王化”,从此接受朝廷正统文明的熏陶。随着汉人的涌入,从宋朝始,这里大批的梅山蛮人离开故土,进行了当时也许是比较狼狈的迁徙。他们向西,成为苗族、土家诸族,向南为瑶、壮诸族,向东入浙闽而为畲族。不管迁到哪里,这些蛮子们都充分展示着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大批农耕文明的经典。广西的龙胜梯田、云南的哈尼梯田、贵州的苗家千户寨等,都是他们在大地上留下的人间杰作。而新化,是他们出发的地方。现在,据说在龙胜很多寨子里,人们还操着新化的口音,老人去世后,祭奠时还有“魂归梅山”的仪式。

贵州千户寨

  千年已逝,他们对故土的眷念,依然如昨。为什么如此强烈?因为大山深处的紫鹊界,梯田浩大如海,气势磅礴,壮美如画!这样的土地,在农耕时代,谁能轻易舍下?离开它,谁不魂断梦牵?

位于新化水车镇的紫鹊界梯田,建在雪峰山余脉之上,最早由苗瑶两族祖先开创,始成于秦汉,规模起于唐朝,兴盛于宋明。它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渔猎文化交融的历史遗存,是世界上开垦得最早的梯田之一,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现为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世界水利灌溉遗产和世界最美十大梯田之一,国家4A景区。

这里是真正的梯田王国,最高处海拔1500多米,有梯田8万余亩,集中连片的就有2万余亩。站在山顶,放眼望去,梯田层层叠叠,小如碟,大如盆,长如带,弯如月,辗转盘旋,气势恢弘,起雾时如瑶池仙境,宁静处似世外桃源,秋收时黄金满地,春意里绿染江山……

这些梯田,如快乐的人们,手挽着手,心连心,绕着青山跳着无尽的舞蹈;这些梯田,如不断推涌的波浪,一层层,一环环,气吞山河,一直逼向白云端……

  文字描写太白了,上图吧——

  除了放眼望去的景观,紫鹊界梯田让人称奇的,是它的灌溉。

  这里的水稻田,大抵布局在25度至40度之间的山坡上,没有一处可供灌溉的水库,在这样的条件下种水稻,因为无法保水,根据常理,应该就是个笑话,因为只要一场干旱,就颗粒无收。

  紫鹊界的有趣,就是能打破你眼睛所能看到的常理,它就是能做到旱涝保收。秘诀在哪里?

  原来,这里特殊的地质,形成了一个地下“隐形水库”,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这片田地。

  紫鹊界森林茂密,年降水量大,地表有厚厚的枯枝落叶层,有很好的吸水率和储水量。地表土壤下面为花岗岩地层,完整无缝不透水,渗入地下的水流只能通过山腰坡地,化作泉水再渗出来。人们利用这一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天然灌溉系统。岩石隙水渗出地面,形成小溪流,农人把它引到田边,进行灌溉,一年四季,可以水流不断。更为简单的是,农人们只要把竹筒深深插入田埂里,地下水就会从竹筒中汇聚流出。这样的原生态自流灌溉系统,在别处,闻所未闻。

  这次来看紫鹊界,是深秋时候,稻谷已经收割,天地一片苍茫。失去了颜色的梯田,仿佛是一片人去楼空的场屋,带着满眼的萧瑟。有村民见我们这个季节,不辞辛劳赶来上山,好像替我们感到遗憾,说:这个时候,最不好看啊……

  不好看的时候,又有什么要紧呢,我们依然玩得兴致勃勃。况且,在我眼里,这个季节的紫鹊界,是真正露出了土地的本来色彩,像个阅世无数却质朴如初的老人,简易、淡泊、宽容、厚爱……

  同游者四人,高中同学游善生、吉祥三宝兄妹和我。游善生在读书时代,与我结下了伟大友谊,这次见我回新化省亲,特意抛下万事,从长沙驱车而回,与我相见,让我感动不已。吉祥三宝是紫鹊界的女儿,从小就沐浴在这片仙境里。很凑巧,当我和游善生准备去紫鹊界时,我们怀着侥幸一联系她,她竟然正在县城车站,准备跨上回紫鹊界老家的汽车,于是她和她哥哥就成为了我们此行的导游。

  从新化县城到紫鹊界,车程要一小时多一点。

  紫鹊界的永幸农庄,古色古香,位于半山腰。我们赶到的时候,正是饷午时分,胃口极好。老板娘很快地端出了她的特色菜品,鱼冻、猪血粑、土鸡、野菜……

  紫鹊界的鱼冻最有特色,满满的一碗,晶莹剔透,一眼见底,故又谓之玻璃鱼。端出来时,鱼冻上加些许酱辣椒,朱心一点,白里透红。这哪是一道菜,简直是一道艺术品,让人不忍下筷。老板娘介绍说,这样的鱼冻,全中国只有紫鹊界独有,这里的鱼,加上这里的水,不用任何佐料,也不放油,只加一点盐,用巧妙的方法,就能熬出这人间美味。我第一次吃,夹一口放嘴里,滑滑的,凉凉的,不腥也不腻,爽口之极。

  在这里,我还第一次吃了蒲公英。蒲公英是童年的快乐记忆,我以为它的功用就是用嘴一吹,雪白的绒球就随风飘走。没想到,蒲公英的青苗还这么好吃,味道比蒿菜更柔和隽永。

紫鹊界的红米和黑米也是很有名的,历朝都是贡米。这里水稻的种植还停留在两千年前的纯手工时代,连收割时都是将稻谷在木桶里一手一手地敲落。因为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又是有机环保农产品,城市里很多人都喜欢买紫鹊界的米吃,游善生在长沙的朋友,就托他带米回家呢。

  饭后,我们徜徉于梯田之间,月牙山、瑶人冲、九龙坡、八卦田、紫鹊阁……欢声笑语,满眼胜境,不知天之既黑。

  从梯田下来,我们游兴尚盛,于是秉烛夜行,到山脚的正龙古村又游赏一番。

正龙古村

  晚饭,我们就在吉祥三宝家里吃。她爸爸今年八十岁了,一见这位老人家,我和游善生直呼好面熟,仔细一琢磨,原来酷似鲁迅先生。老人家精神鑺烁,气宇非凡,是袁隆平的早期弟子,一直在紫鹊界从事农业研究工作。他对中医养生已有三十年研究,目前,正在写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药著作,手稿全部用笔亲自书写,一丝不苟,我等不明觉厉,不知此作面世后,能否惊世骇俗。

年过八旬的老叔叔颇有鲁迅的味

  我们很有口福,晚饭又一不小心撞到了一道人间难得一吃的美食——百鸟不落。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产生一种想探究的欲望。百鸟不落是一种多刺的植物,鸟儿都不敢落在树上,故得名。这种植物,初春的嫩牙可食用,味道很特别,我们小时都吃过。这次吃的是它根上的削下来的皮,老人家告诉我们,这种皮用来炖排骨,吃后可以散瘀、解毒、消肿,功用很多。

百鸟不落炖排骨
百鸟不落长在山中的样子

  晚饭后,我们又到相距不远的高洲泡了温泉,驱走一身的疲劳。老家紫鹊界还产温泉,如今才知道,真是汗颜。

  我高中的恩师陈光辉老师,以及现在担任新化县旅游局副局长的高中同学刘慈新,都不只一次跟我说,要我帮助推介家乡的旅游,我一个县级报社的小记者,实在无能为力,匆匆凑成此文,在个人公众号上发表,算是一个交待吧。2016.11.25

此行,我与善生特意绕道娄底,去看望了年过八旬的聂义山老师。老人家听说我们两人要去,开心得像等待自己的孩子归来。他住在十五楼,因为等不及,下楼三次来看我们到了没有。这是个令我们尊敬的老师,我应该多去看望的,只是路途遥远,我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喜欢就请关注古古阁

紫鹊界梯田相关文章

相关内容